图书介绍

银行业竞争与稳定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银行业竞争与稳定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研究
  • 刘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45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银行业竞争与稳定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

1.1.1 国际金融危机削弱了银行业的稳定性1

1.1.2 银行业稳定是金融和经济稳定的核心2

1.1.3 中国增量型经济增长更需要稳定的银行业2

1.1.4 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面临挑战2

1.2 研究主题3

1.2.1 银行业的稳定性3

1.2.2 从竞争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3

1.2.3 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性4

1.2.4 银行业稳定的措施与政策4

1.3 基本概念4

1.3.1 银行稳定性4

1.3.2 银行脆弱性6

1.3.3 稳定性与脆弱性的比较6

1.3.4 银行竞争性6

1.4 研究框架、方法和内容7

1.4.1 研究框架7

1.4.2 研究方法7

1.4.3 研究内容9

第2章 文献综述15

2.1 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15

2.1.1 金融脆弱性理论15

2.1.2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研究16

2.1.3 银行业稳定性及风险的度量17

2.1.4 银行业效率、竞争及稳定关系问题的研究18

2.2 银行竞争与稳定的国外研究19

2.2.1 竞争性脆弱理论的相关研究19

2.2.2 竞争性稳定理论的相关研究20

2.2.3 银行竞争与稳定性的关系21

2.3 银行竞争与稳定的国内研究22

第3章 银行竞争与稳定:统一的分析框架24

3.1 系统分析框架——倒U形理论24

3.1.1 企业24

3.1.2 银行26

3.2 倒U形关系下的竞争性脆弱和竞争性稳定30

3.2.1 倒U形关系下的竞争性脆弱31

3.2.2 倒U形关系下的竞争性稳定38

3.3 竞争压力下的信贷扩张机制40

3.3.1 假定41

3.3.2 均衡41

3.3.3 结论及其应用45

3.4 小结46

第4章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47

4.1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47

4.1.1 国家效用模型47

4.1.2 中国银行业变迁的三个阶段48

4.2 市场结构与竞争性的度量53

4.2.1 相关概念53

4.2.2 竞争性与市场结构理论54

4.2.3 市场结构与竞争性的度量方法57

4.3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性的实证分析58

4.3.1 中国银行业竞争性的研究59

4.3.2 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60

4.3.3 影响商业银行竞争的因素65

4.3.4 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71

4.3.5 银行适度竞争的简要分析73

4.4 小结74

第5章 中国银行业稳定性分析75

5.1 银行稳定性的理论基础75

5.1.1 银行稳定的经济周期性理论75

5.1.2 基于信息的银行稳定性(脆弱性)理论79

5.2 银行稳定性的度量方法81

5.2.1 银行稳定性量度的指标体系81

5.2.2 风险类指标体系82

5.2.3 支付类指标85

5.2.4 综合类指标:Z指数85

5.3 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分析86

5.3.1 度量方法的选择86

5.3.2 样本选择87

5.3.3 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初步考察87

5.3.4 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分析:Z指数法93

5.3.5 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分析:加强支付指数法95

5.3.6 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实证分析:BSSI方法97

5.4 小结101

第6章 银行竞争与稳定性的实证分析102

6.1 样本选择102

6.2 计量模型的设定102

6.2.1 单、双误差面板模型102

6.2.2 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103

6.3 变量选择105

6.3.1 因变量的选择105

6.3.2 解释变量的选择106

6.3.3 控制变量的选择107

6.4 竞争与稳定的计量分析108

6.4.1 估计方法108

6.4.2 模型的估计结果110

6.4.3 计量结果分析112

6.4.4 系数符号与稳定性的关系112

6.4.5 进一步讨论112

6.5 信贷竞争与中国银行业稳定114

6.5.1 管理成本竞争114

6.5.2 信息竞争115

6.5.3 信贷风险成本116

6.6 小结116

第7章 房地产和银行体系稳定118

7.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征118

7.1.1 房地产发展进程与调控118

7.1.2 房地产信贷121

7.1.3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几个突出矛盾122

7.2 房地产贷款的风险124

7.2.1 房地产风险的导火索124

7.2.2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程度125

7.2.3 我国房地产业蕴涵的金融风险已不容忽视126

7.2.4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表现130

7.3 房地产风险的历史教训134

7.3.1 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134

7.3.2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失去的十年”135

7.3.3 东南亚金融危机136

7.3.4 美国次贷危机137

7.4 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启示137

7.4.1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138

7.4.2 规范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政策138

7.4.3 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139

7.5 小结139

第8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银行稳定性140

8.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况140

8.1.1 政府融资平台的必要性140

8.1.2 地方融资平台的职能141

8.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况142

8.1.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143

8.2 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144

8.2.1 融资平台风险理论145

8.2.2 融资平台风险向银行传导的机制149

8.2.3 融资平台的规模151

8.2.4 融资平台债务的不断累积152

8.2.5 融资平台的脆弱性153

8.2.6 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和违约率156

8.2.7 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157

8.2.8 贷款集中,降低了银行资产的质量159

8.3 防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金融稳定政策160

8.3.1 融资平台的管理政策160

8.3.2 银行的稳定政策162

8.4 小结164

第9章 银行理财、民间借贷与银行稳定性165

9.1 银行理财165

9.1.1 概念165

9.1.2 分类166

9.1.3 发展与现状168

9.1.4 风险168

9.1.5 案例175

9.2 银行信托理财产品178

9.2.1 银行信托178

9.2.2 银行信托理财产品法律问题181

9.2.3 银行信托的监管问题182

9.3 担保公司与银行稳定185

9.3.1 担保公司185

9.3.2 业务186

9.3.3 存在的主要问题188

9.3.4 担保风险向银行扩散的机制189

9.3.5 案例:中担担保公司危机190

9.4 小结192

第10章 经济周期与银行稳定193

10.1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193

10.1.1 周期的划分193

10.1.2 我国的经济周期194

10.1.3 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195

10.2 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196

10.2.1 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同周期相关的证据196

10.2.2 经济周期与信用周期的解释197

10.2.3 经济周期与信用周期的作用机制198

10.3 银行信用的亲周期性与自周期性201

10.3.1 银行信用的亲周期性201

10.3.2 中国商业银行的周期性201

10.3.3 银行自周期性的理论解释202

10.4 银行信用周期下的银行稳定政策206

10.4.1 评估资产价格对银行作用的影响206

10.4.2 逆信用周期监管206

10.4.3 加强金融领域利益相关机构的合作207

10.4.4 降低资本顺周期性监管207

10.4.5 信贷总量政策208

10.4.6 BaselⅡ框架下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209

10.5 小结210

第11章 中国银行业稳定的策略分析212

11.1 国内外银行业的稳定性政策实践212

11.1.1 国外金融稳定政策实践212

11.1.2 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政策实践214

11.2 中国银行业不稳定的因素216

11.2.1 银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216

11.2.2 市场因素:竞争激烈217

11.2.3 信贷竞争与银行稳定218

11.3 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策略218

11.3.1 强化银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219

11.3.2 限制过度竞争220

11.3.3 建立适当的存款保险制度222

11.3.4 差异化竞争,提高中国银行业稳定性224

11.4 金融包容增加银行稳定性228

11.4.1 什么是金融包容228

11.4.2 金融包容的意义和必要性228

11.4.3 金融包容促进金融稳定229

11.4.4 金融包容政策230

11.5 小结232

参考文献234

1.中文文献234

2.英文文献238

后记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