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拿手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信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5692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推拿手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总论5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5
第一节 推拿手法的起源5
一、推拿医学是最古老的医学5
二、中国推拿医学的发源地5
第二节 秦代以前的推拿手法6
一、甲骨文中的推拿手法6
二、汉简《引书》中的推拿手法6
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推拿手法6
四、先秦时期的推拿手法异名7
第三节 秦汉、三国时期的推拿手法7
一、《内经》中的推拿手法7
二、《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推拿手法9
三、《金匮要略》中的推拿手法9
四、华佗与推拿10
五、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10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推拿手法10
一、《肘后救卒方》中的推拿手法11
二、《刘涓子鬼遗方》中的膏摩记载12
三、陶弘景著作中的推拿手法12
四、《太清道林摄生论》中的推拿手法12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推拿手法13
一、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13
二、《诸病源候论》中的推拿手法13
三、《千金方》中的推拿手法14
四、《外台秘要》中的推拿手法16
五、《理伤续断方》中的正骨手法16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推拿手法17
一、《太平圣惠方》中的推拿手法17
二、《圣济总录》中的推拿手法17
三、《十产论》中的助产手法18
四、宋代其他著作记载的推拿手法18
五、《儒门事亲》中的推拿手法19
六、《世医得效方》中的推拿手法19
七、其他元代医籍中的推拿手法20
第七节 明代的推拿手法20
一、明代按摩科的变迁20
二、小儿推拿的兴起21
三、明代其他医籍中的推拿手法23
第八节 清代的推拿手法25
一、《医宗金鉴》中的推拿手法25
二、清代的小儿推拿手法26
三、清代医籍中的推拿手法27
第九节 近代的推拿手法29
一、近代主要推拿流派的特色手法29
二、近代推拿著作中的推拿手法30
三、西方手法医学的传入31
第十节 推拿手法学的现代发展31
一、复苏与普及31
二、发展与繁荣31
第二章 推拿手法学基础理论34
第一节 推拿手法的分类34
一、各种推拿学专著中常见的推拿手法分类34
二、按照施力特点归纳分类34
第二节 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和作用原理35
一、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35
二、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36
第三节 推拿手法的禁忌证37
第四节 推拿手法操作的基本技术要求37
一、持久37
二、有力37
三、均匀38
四、柔和38
五、深透38
第五节 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38
一、补虚泻实是手法运用的基本法则39
二、决定手法补泻作用的因素39
三、补泻作用的相对性39
第六节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40
一、诊断要明确40
二、精力要集中40
三、体位要适当40
四、手法要选择40
五、力量要适宜41
六、治疗要有序41
七、时间要灵活41
八、操作要卫生42
第七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42
一、晕厥42
二、瘀斑42
三、疼痛43
四、骨折43
五、破皮44
六、疲乏44
七、烫伤45
第八节 体位、介质与热敷45
一、体位45
二、介质46
三、热敷47
第三章 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49
第一节 推拿手法的生物学效应研究49
一、推拿手法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9
二、推拿手法对呼吸系统的影响50
三、推拿手法对消化系统的影响50
四、推拿手法对泌尿系统的影响50
五、推拿手法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51
六、推拿手法对免疫系统的影响51
七、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51
八、推拿手法对运动系统的影响52
九、推拿手法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影响53
十、推拿手法的热效应研究53
第二节 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原理研究53
一、推拿手法的力学特征研究53
二、推拿手法作用的生物力学原理研究55
第三节 推拿手法测试仪的研制57
一、推拿手法测试研究进展57
二、推拿手法测试仪简介58
下篇 各论60
第四章 单式手法60
第一节 摆动运动手法60
一、一指禅推法60
附:屈指推法(跪推法)62
缠法63
扶持推法63
直指(小步子)一指禅推法64
二、一指禅偏峰推法64
附:蝴蝶双飞65
三、大鱼际揉法66
四、指骨间关节滚法67
五、?法68
附:掌指关节滚法69
第二节 揉动运动手法70
一、揉法70
(一)指揉法70
附:勾揉法71
(二)掌揉法72
第三节 平面运动手法73
一、推法73
附:直推法74
分推法75
合推法76
刨推法76
刮法77
勾法77
二、擦法78
三、抹法80
四、摩法81
附:运法82
旋推法83
托法83
第四节 振动运动手法84
一、抖法84
二、振法85
附:震颤法86
第五节 垂直用力手法86
一、按法87
附:点法89
压法90
拨法91
勾点法92
擅法92
捣法92
抵法93
二、掐法93
第六节 对称用力手法94
一、拿法94
附:抓法95
握法95
勒法96
弹筋法96
二、捻法96
三、搓法97
四、捏法98
第七节 叩击运动手法99
一、击法99
(一)拳击法99
拳背击法99
拳心击法100
拳眼击法100
振动法101
(二)掌击法101
掌心击法101
掌根击法101
侧掌击法102
合掌击法102
(三)指击法103
指尖击法103
啄法103
二指击法104
(四)棒击法104
附:点穴法104
弹法105
叩法105
劈法106
贯法106
二、拍法107
第八节 被动运动手法107
一、摇法107
(一)颈部摇法108
坐位颈椎摇法108
卧位颈椎摇法108
(二)肩部摇法109
(三)肘关节摇法110
(四)腕关节摇法110
(五)掌指关节或指骨间关节摇法111
(六)腰部摇法111
(七)髋关节摇法111
(八)膝关节摇法111
(九)距小腿关节摇法112
二、伸屈法112
(一)伸肩法112
(二)伸肘法112
(三)伸膝法113
(四)伸髋法113
(五)单屈髋法113
(六)双屈髋法113
(七)屈膝法114
(八)垫膝屈膝法114
第九节 整复运动手法114
一、扳法114
(一)颈部扳法115
环枢关节扳法115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115
颈椎斜扳法116
颈椎前屈扳法116
颈椎坐位侧屈扳法116
(二)肩关节扳法116
肩关节外展扳法116
肩关节内收扳法117
肩关节上举扳法117
肩关节后伸扳法117
(三)肘关节扳法117
(四)腕关节扳法118
(五)胸椎扳法118
扩胸扳法118
胸椎对抗复位扳法119
坐位胸椎定位旋转扳法119
坐位旋转推扳法119
胸椎侧弯扳法119
俯卧位抬肩扳胸法120
俯卧位提骨盆扳胸法120
胸椎对抗扳法120
(六)腰椎扳法121
直腰旋转扳法121
腰椎旋转定位扳法121
腰椎斜扳法122
腰椎定位斜扳法122
腰椎后伸扳法123
(七)骶髂关节扳法124
强屈复位扳法124
后伸复位扳法125
骶髂关节后脱位扳法125
(八)距小腿关节扳法125
二、背法125
第十节 拔伸运动手法126
一、颈部拔伸法127
(一)虎口托颈拔伸法127
(二)屈肘托颈拔伸法127
(三)仰卧托后脑拔伸法127
二、肩部拔伸法128
(一)肩上举拔伸法128
(二)肩关节外展对抗拔伸法128
(三)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128
三、肘关节拔伸法129
四、腕关节拔伸法129
五、掌指关节与指骨间关节拔伸法129
六、腰椎拔伸法130
七、骶髂关节拔伸法130
八、髋关节拔伸法130
九、膝关节拔伸法131
十、距小腿关节拔伸法131
第五章 复式手法132
第一节 踩蹻法132
第二节 推摩法133
第三节 推揉法133
第四节 推扳法134
第五节 按揉法134
第六节 牵抖法135
第七节 拿揉法135
第八节 掐揉法136
第九节 拨揉法136
第六章 特定操作法137
第一节 扫散法137
第二节 推桥弓138
第三节 捏脊法139
第四节 摩腹法140
第五节 抄法141
第六节 插肩胛骨法141
第七节 颠簸法142
第八节 黄蜂入洞142
附:黄蜂入洞其他操作方法142
第九节 猿猴摘果143
第十节 按肩井法(总收法)143
第十一节 按弦搓摩144
第十二节 开璇玑法144
第十三节 二龙戏珠144
第十四节 凤凰展翅145
附:凤凰单展翅145
凤凰鼓翅145
苍龙摆尾146
第十五节 打马过天河146
附:打马过天河其他操作方法146
第十六节 水底捞月146
附:水底捞月其他操作方法147
第十七节 老汉扳缯147
第十八节 飞经走气147
第十九节 运土入水148
第二十节 运水入土148
第二十一节 双龙摆尾148
第二十二节 天门入虎口149
第七章 人体操作训练150
一、头面部操作150
二、颈项部操作153
附:咽喉部操作155
三、肩与上肢操作156
四、腰背部操作159
五、胸腹部操作161
六、下肢操作163
附:膝关节操作165
附篇167
第八章 推拿手法古代文献选167
一、古代部分按摩著作对手法基础知识的认识167
二、基本手法169
三、复合手法170
四、小儿推拿操作法171
五、自我按摩手法173